营养因素。
营养因素对母牛的繁殖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,对母牛的发情、配种、受胎、产犊以及犊牛的成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。营养不足或者营养过剩都会引起母牛出现繁殖障碍,从而使繁殖率下降。
在母牛产前及产后的饲养管理过程中,如果蛋白质和能量的水平较低,不能满足母牛的营养需求,就会导致母牛在产后子宫复旧延迟,从而继发子宫炎等生殖系统疾病,还会造成卵巢的功能不全;维生素,如维生素A、维生素E,微量元素与母牛的繁殖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,如果缺乏或者不足会导致母牛长期不发情或者发情异常,即使可正常发情,配种受胎率也较低,受精卵着床困难,还易出现胚胎早期死亡。
粗纤维含量不足会导致母牛发生便秘,还会引起代谢疾病,造成母牛在产后胎衣不下等产科疾病,影响繁殖率。
合理搭配营养,保持母牛的繁殖性能
通过对能量、蛋白、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配比把控,通过平时对母牛的饲喂,保持母牛的繁殖性能,从而提高养牛效益。
原料推荐配方,能量、蛋白和微量组分保持均衡,从而提高母牛的繁殖性能。
母牛阶段 | 玉米 | 麦麸 | 豆粕 | 小苏打 | 预混料 |
空怀期 | 58 | 19 | 18 | 1 | 4 |
妊娠期 | 60 | 14 | 21 | 1 | 4 |
哺乳期 | 62 | 10 | 23 | 1 | 4 |
以上为推荐配方,如有其他原料,可提供给英美尔技术服务中心定制配方。
环境因素。
适宜的饲养环境会提高母牛的舒适度,从而使繁殖性能充分发挥。而母牛长期的生活在饲养环境恶劣的条件下,会导致繁殖率下降。
如果牛场的选址和设计不合理,运动场和牛舍的面积较小,通风排气、排水、排污、保暖等设施安装的不合理,会造成牛舍内的环境不良,牛舍内通风不到位而引起舍内空气质量较差,温度不适宜,光线不充足,湿度过大等,使母牛环境不适宜,从而影响了母牛的休息,使母牛的体质下降,内分泌失调,进而使繁殖性能下降。
牛舍内不注重日常的卫生清扫工作,导致卫生条件较差,易导致多种病原微生物滋生与繁殖,导致母牛出现排卵发情异常,配种受胎率降低,甚至会导致不孕。
饲养管理因素。
在母牛的饲养管理过程中,对于初产母牛来说如果不选择好适宜的初配年龄,会导致配种受胎低,还会影响到母牛的产奶性能,初产母牛还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,如果配种过早,性成熟与体成熟不同步,即使发情,配种受胎率也较低,因此要选择合适的初配年龄,一般要求年龄到18月龄以上,体重达到成年母牛的70%时,并且经过2个发情期后,即可参与配种,此时的配种受胎率较高。
如果饲养管理不当会使妊娠母牛受到外力的冲击而发生流产、早产、产死胎的现象。在配种时,母牛的发情鉴定不及时,检查不适当,精液的品质较差,配种时输精操作不当会导致配种受胎率低。产后的护理不到位等会导致母牛易患生殖系统疾病,从而使母牛产后发情延迟,或者不发情,从而使母牛的繁殖率下降。